消费提升的意义有多大?从一组数据可以直观窥见一二。今年一季度,因为消费的加速回升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.6%,而去年全年,因为疫情冲击加之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等诸多因素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有32.8%。
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,对居民来说还是要让大家想消费、敢消费,今年以来,消费增长明显回升,那么,大家真的更愿花钱了吗?会愿意把钱花到哪儿呢?
金银珠宝类商品4月同比增速达到44.7%
【资料图】
消费增长的明显回升,在数据上有直观的表现。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今年1-2月份实现正增长后,3月份同比增速达到10.6%,4月份继续上扬,同比增长达到18.4%,形成了一条上扬极为明显的曲线。
具体到山东来看,年初,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还逊于全国,但随后实现了加力回升,从1-4月份整体看,同比增速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
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,再加上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,大家的消费需求终于又开始释放了,你知道,大家更愿意将钱花在购买哪些商品上吗?
我们还是先把视线放在全国范围,从3、4月份来看,当月同比增速最高的都是金银珠宝类。
从商品零售看,各类商品中,3月份绝对量同比增长超过10%的有5类,最高为金银珠宝类,同比增长37.4%;到4月份,同比增长超过10%的有9类,最高的仍为金银珠宝类,同比增长达到44.7%。
服务性消费回升趋势也非常明显。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,消费场景增加,居民外出、餐饮、娱乐、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。从全国范围内餐饮收入看,1-2月份,绝对量同比增长9.2%,3月份同比增长26.3%,4月份同比增长达到43.8%。
再回到省内来看,山东人更青睐于购买哪些商品呢?据山东省统计局、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公布的统计数据,今年一季度,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、中西药品、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保持良好增势,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15.8%、13.0%和9.6%;绿色环保类商品需求更为旺盛,新能源汽车及能效等级1、2级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7.0%和29.7%。
收入感受及信心回升奠定消费基础
消费行为和很多因素相关,比较直接的比如消费环境以及收入情况。从这个角度看,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2022年消费相对低迷。
首先从消费环境看,整个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冲击较大,特别是聚集性、接触性消费受限,使得居民不便消费。另外,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,比上年增加7192元,名义增长6.7%;202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,比上年增加2353元,名义增长3.7%。这两个增速纵向对比来看,相对较低,也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意愿。
不过,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,从反映居民对当期收入的扩散指数——收入感受指数,以及反映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的扩散指数——收入信心指数来看,今年一季度均已经恢复到了2020年以来的较高水平。
该报告显示,今年一季度倾向于“更多消费”的居民占23.2%,比上季增加0.5个百分点;倾向于“更多储蓄”的居民占58.0%,比上季减少3.8个百分点;倾向于“更多投资”的居民占18.8%。比上季增加 3.3 个百分点。
储蓄意愿的降低在4月份金融数据中迅速得到了体现。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,4月,人民币存款余额较3月减少4609亿元,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.2万亿元,同比多减4968亿元,打破住户存款连续13个月同比多增态势。
这其中,有存款利率降低的原因,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例,记者问询得知,目前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大体为1年期1.9%、2年期2.4%、3年期3.0%,工商银行方面还详细解释说,整存整取3年期中5万元以下为2.6%,10万元以下为2.9%,10万元以上才为3.0%。
当然,也有消费意愿自主回升以及促消费政策影响等的原因。疫情冲击之下的那段时间,不少人的消费需求被抑制,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展等,这部分消费需求被释放。比如旅游,“五一”假期国内旅游出行合计2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了70.83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.1%,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.6亿元,同比增长128.9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.7%。
对于消费,居民更倾向于在哪些方面增加支出呢?《2023 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》显示,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,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:教育(28.4%)、医疗保健 (27.6%)、旅游(24.0%)、社交文化和娱乐(19.9%)、大额商品(18.9%)、购房(17.5%)、保险(14.1%)。
大家更愿意花钱了吗?
总体来看,消费还需要一个继续恢复的过程,因为从一些数据看,很多人的花钱方向仍是偏保守的,而非纯消费。
比如,4月住户存款减少1.2万亿元,同时,4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较3月末增加1.34万亿元,终止了近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下降,实现止跌回升。这说明,减少的很大一部分储蓄可能流向了理财产品。
再比如,今年以来增势明显的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,也有部分“储蓄性消费”的意味在。中国黄金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一季度,全国黄金消费量291.58吨,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2.03%。其中:黄金首饰189.61吨,同比增长12.29%;金条及金币83.87吨,同比增长20.47%。
是谁在买金呢?《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》就显示,黄金珠宝的消费主力趋于年轻化,金店主要消费人群年龄集中在25岁-50岁之间,其中25岁-35岁比例为75.59%。从今年4月份的百度指数分析也可以看出,年轻群体对黄金的关注度很高。
我们可以看到,20-39岁的人群对黄金的关注度最高,占到人群的76.19%。年轻人进行黄金消费是为了什么呢?有纯粹地为喜好埋单,也有的是冲着保值增值,还有人是为了强制储蓄。
在知乎有关“黄金”的话题中,“黄金投资”有1亿浏览量、10.4万讨论,“黄金理财”有7378万浏览量,4.2万讨论。小红书上有关“黄金”的笔记超过666万篇,因为黄金的硬通货属性,不少人在享受“花钱了又没完全花”的乐趣。
此外,数据显示,在汽车、房产等大宗消费方面,需求还有待进一步释放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主力车型乘用车方面,1-4月乘用车共销售694.9万辆,同比增长6.8%。其中,4月乘用车共销售181.1万辆,同比增长87.7%,环比下降10.2%。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因为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过低,而环比的下降则显示市场需求动力仍然偏弱。房产方面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-4月份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7636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0.4%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.7%。山东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2.3%,自去年3月以来首次实现转正,这均显示居民购房需求在逐渐回升,但回升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。
消费的复苏本就不是一蹴而就,从今年以来的各项数据看,回升势头逐渐向好,人们开始选择将存款资金转移至消费、投资等活动,不过,要继续增强消费信心,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就业、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提高城乡居民收入,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等,让大家更愿花钱、敢花钱,在消费中获得生活幸福感,也在消费中助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。
*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,请注明来源
策划:代玲玲
数据/文案:赵小菊
设计:吕文佳
大众日报数据新闻工作室出品
关键词: